廣式臘腸、九制陳皮、海水蝦……廣東這12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購買要當心
時間:2024-06-12 11:16:46 來源:轉載食品伙伴網 點擊:337次
2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2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江門市福茂百貨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廣東展發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嘉應子,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清遠市清城區易發商行銷售的標稱潮州市潮安區高信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宮廷梅肉(水果制品),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霉菌是常見的真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食品受霉菌污染后會腐敗變質,失去其食用價值。霉菌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裝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環境或生產設備衛生狀況不佳;還可能與產品儲運條件控制不當有關。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加速食品的腐敗變質,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5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
5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分別為湛江市赤坎區百園市場陳銀銷售的泥鰍,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惠州市惠陽區平潭鎮小明海鮮檔銷售的海水蝦(對蝦),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珠海市湛記水魚批發行銷售的牛蛙,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汕頭市金平區世紀明輝百貨商場銷售的蔥,噻蟲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韶關市匯旺晟商貿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的蔥(紅頭蔥),噻蟲嗪及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又叫三氟氯氰菊酯,中等毒殺蟲劑,對眼睛和皮膚有刺激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治棉花、果樹、蔬菜、大豆等作物上的多種害蟲。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種植戶盲目追求防蟲等效果違規濫用農藥,或者未嚴格執行休藥期有關規定,從而導致蔬菜中的農藥殘留超標。短期少量食用這些農藥殘留量超標的蔬菜,一般不會導致急性中毒,但長期大量食用可能會刺激腸胃,引起腹瀉、嘔吐,嚴重的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噻蟲嗪是一種第二代煙堿類高效低毒殺蟲劑,對害蟲具有胃毒、觸殺及內吸活性,用于葉面噴霧及土壤灌根處理。其施藥后迅速被內吸,并傳導到植株各部位,對刺吸式害蟲如蚜蟲、飛虱、葉蟬、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效。食品中少量的農藥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噻蟲嗪殘留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噻蟲嗪在蔥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3mg/kg。蔥中噻蟲嗪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種植戶為快速控制蟲害,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的產品中噻蟲嗪殘留量超標。
恩諾沙星屬于氟喹諾酮類藥物,是一類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用于治療動物的皮膚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動物專屬用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恩諾沙星(以恩諾沙星和環丙沙星之和計)可用于牛、羊、豬、兔、禽等食用畜禽及其他動物(在其他動物的肌肉中的最高殘留限量為100μg/kg)。恩諾沙星超標的原因,可能是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違規使用相關獸藥。長期攝入檢出恩諾沙星的動物性食品,可能會引起輕度胃腸道刺激或不適、頭痛、頭暈、睡眠不良等癥狀,過多攝入還可能引起肝損害。
2批次食品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
2批次食品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分別為中山市黃圃鎮得華食品貿易商行銷售的標稱中山市榮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廣式
臘腸(廣式一級臘腸)(鮮蝦風味),總砷(以As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東莞市萬和貿易有限公司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汕尾旺上旺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韓話梅(涼果類),鉛(以Pb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鉛是一種慢性和積累性毒物,進入人體后,少部分會隨著身體代謝排出體外,大部分會在體內沉積,危害人體健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中規定,水果制品中鉛的最大限量值為0.8mg/kg。蜜餞中鉛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在生產時未對原料進行嚴格驗收或為降低產品成本而采用劣質原料,由生產原料或輔料帶入到產品中,也可能是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加工設備、容器、包裝材料中的鉛遷移帶入。
砷廣泛分布在自然環境中,食品中的砷以不同的化學形態存在。正常人體組織中也含有微量的砷,若是長期食用砷含量超標的產品可能會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血液系統、皮膚等造成危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規定,肉及肉制品中總砷(以As計)的限量為0.5mg/kg。腌臘肉制品中造成總砷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對原料把關不嚴,使用了砷含量超標的原料,或存在污染物從生產設備遷移入食品的可能。
3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問題
3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問題,分別為江門市蓬江區沙仔尾強仔記臘腸經營部銷售的標稱中山市黃圃鎮泰裕肉類制品廠生產的風味臘腸(大眾腸),亞硝酸鹽(以亞硝酸鈉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中山市西區昌盛臘味店銷售的標稱中山市譽福隆肉類制品廠生產的豬肉大豆蛋白腸,誘惑紅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肇慶市昌大昌超級購物廣場有限公司益華國際廣場店銷售的標稱廣東康拜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九制
陳皮,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誘惑紅是一種允許使用的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屬于水溶性合成色素。《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誘惑紅及其鋁色淀可用于肉制品的可食用動物腸衣、膠原蛋白腸衣中,但在腌臘肉制品中不得使用。誘惑紅不合格原因,可能是在腌臘肉制品生產過程中,企業為凸顯產品色澤,超范圍使用誘惑紅。
亞硝酸鹽在食品加工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將其整個發色作用科學合理地發揮出來,而且還盡可能地避免了肉毒桿菌在食品中的生長和繁殖。但如果食品中亞硝酸鹽的含量較高時,可能會導致人體組織缺氧的現象發生;且人體攝入亞硝鹽酸后,可反應形成強致癌物亞硝胺化合物,誘發癌變,過量的亞硝酸鹽可發生中毒。《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腌臘肉制品類(如咸肉、臘肉、板鴨、中式火腿、臘腸)中亞硝酸鹽(以亞硝酸鈉計)的最大殘留量應不超過30mg/kg。腌臘肉制品中亞硝酸鹽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為改善產品的感官性狀和增加產品保質期,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超限量使用,或者未準確計量。
甜蜜素,化學名稱為環己基氨基磺酸鈉,是食品生產中常用的甜味劑之一,其甜度是蔗糖的40—50倍。長期攝入甜蜜素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人體的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一定危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話化類蜜餞涼果中甜蜜素的最大使用量為8.0g/kg。話化類蜜餞中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增加產品甜度,超量使用甜蜜素;也可能是使用的復配添加劑中甜蜜素含量較高;還可能是添加過程中未準確計量等。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及時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者進行調查處理,責令企業查清產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分析原因進行整改;同時要求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將相關情況記入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按規定在監管部門網站上公開相關信息。
不合格食品信息